历下区
切换分站初冬时节,寒意浓浓。然而在汶上县杨店镇孙大哥的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连片的大棚绵延铺展,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棚内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一行行绿色的藤蔓间,西红柿、辣椒、芹菜、黄瓜长势喜人,各类新鲜蔬菜陆续成熟,争“鲜”上市。大棚内,工人正有条不紊的忙着采摘、称重、打包,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们这个大棚内种植的都是绿色有机蔬菜,老百姓吃着放心,很受市场欢迎。这两年蔬菜价格和销量都很好,我在农商行的资金支持下又多建了几个大棚。资金到位了,咱这心里也踏实了!”孙大哥高兴地说。
孙大哥是杨店镇刘古墩村人,2019年,在外务工的他萌生了返乡创业搞蔬菜种植的念头。他在镇上建起了几个蔬菜大棚,开始蔬菜种植。经过几年的闯荡和摸索,终于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随着这两年蔬菜价格攀升,孙大哥决定扩大经营规模。然而大棚改造升级、购买化肥农药和招聘工人都需要流动资金,这让他犯起了难。
一筹莫展之际,他看到汶上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村里开展金融夜校宣讲支农惠农政策,决定向该行申请资金支持。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难处后,根据孙大哥的生产经营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20万的贴息专项贷款金融服务方案。这项贷款利率优惠、还款方式灵活,极大地缓解了孙大哥的资金压力。这笔信贷资金犹如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孙大哥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解决了资金上的难题,孙大哥干劲更足了。他对原有的老旧日光温室大棚进行了维修改造,申请增加了4栋大棚,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同时,以特色蔬菜、仓储、冷藏为重点,建起了蔬菜保鲜库、蔬菜分拣交易棚等。同时,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这场“绿色革命”中,为村里的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大棚经济”不仅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小康棚”,更是成为带动区域发挥优势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金钥匙”。
近年来,汶上农商银行聚焦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加大对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组织“红马甲”移动服务队,通过逐户走访、“驻点村办公”等方式,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辖内农业发展施足了“金融底肥”。截至目前,该行发放各类涉农贷款2.2万户、金额78.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