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
切换分站1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山东会堂开幕,省政协主席葛慧君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砥砺前行。以奋进者的昂扬姿态,稳扎稳打、踏踏实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入协商议政
一年来共举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月度协商会10次
“我们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中心大局,商以求同谋良策、协以成事促发展,持续擦亮‘有事多商量’协商品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一年来,省政协常委会共举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月度协商会10次,省直30多个部门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各界人士2000余人次直接参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通过“民声连线”等方式,多渠道开展网络调查和议政建言,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收到群众建议8200余条。
报告在“2024年的主要任务”中提出,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推动消费扩容升级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践行文化‘两创’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召开3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紧扣各方面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关爱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举办7次月度协商会。
“践行文化‘两创’,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省政协委员、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刚表示,山东美术馆通过将传统美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动态元素与静态元素相融合等方式,不断优化展览形式,提升观展的沉浸感。“在我看来,美术不是曲高和寡的,它给人带来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杨晓刚说,“美术可以与多种业态相融合,真正走到民众的生活里,从而在时代潮流里保持生命力。”
省政协委员、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梦军认为,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良性运转。“想要更好地关爱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家长和老师要学会倾听青少年的诉求,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沟通;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为青少年解困释惑;此外,还要鼓励青少年多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紧扣大局大事,紧盯重点难点
组织实施专项民主监督
报告提到,省政协常委会注重把握政协民主监督的规律特点,紧扣大局大事,紧盯重点难点,组织实施专项民主监督,助力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过去一年,省政协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民主监督;聚焦基础设施“七网”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督意见;健全完善监督形式,将民主监督融入履职全过程。
报告在“2024年的主要任务”中提出,要将重要民主监督议题纳入年度协商计划,继续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开展民主监督,就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助力党政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高端制造业发展、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等,开展委员视察监督活动。
省政协委员、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部部长张长峰,多年来致力于山东省粮食产后减损提质研究。“如果说提升粮食产量是‘开源’,那么减损提质就是‘节流’。”张长峰介绍,水果在收获后,倘若不加处理,需要2至3天才能降到耐贮藏的温度,但自己的团队通过创新“预冷技术”,使得消除“田间热”的时间缩短到半小时。“此类技术适合新型农业主体采用。”张长峰说,“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即便粮食产后损耗只减少1%,节约下来的粮食总量也非常可观,建议加强山东省内粮食产地仓储设施建设,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培德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多是用户输入参数、大模型输出数据的形式,尚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让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人工智能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人形机器人,“关键是以人为发展的主体,把科技作为发展的工具,让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使科技成果造福于民”。
“所谓高端制造业,就是技术水平先进、附加值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制造业。”在省政协委员、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刘德军看来,山东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在发展高端制造业方面具有良好的“基因”。他表示,山东省一直都很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生态的培育,如果能以信息手段“赋能”传统制造业,再以高端制造业拉动经济发展,山东省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广阔。